期刊导读

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_中国新型城镇化

文章目录

一、文献梳理

二、新型城镇化内涵演进及其理论逻辑

(一)新型城镇化内涵演进历程

    1. 新型城镇化萌芽期内涵: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,合理发展小城镇,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

    2. 新型城镇化起步期内涵:统筹城乡,以大城市为依托,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

    3. 新型城镇化形成期内涵: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集聚功能,加快改革户籍制度,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

    4. 新型城镇化发展期内涵: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绿色发展

(二)新型城镇化内涵演进的理论逻辑

三、新型城镇化制约因素探析

1.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程度偏低

2.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

3.以大城市为依托的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尚未形成

4.城镇化发展集约程度有待提高

四、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

1.主要结论

2.政策建议

文章摘要:在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背景下,新型城镇化被赋予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的重任。党的十六大以来,新型城镇化内涵演进遵循“以人为核心”“统筹城乡”“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”“绿色发展”四大本质特征,经历了萌芽期、起步期、形成期、发展期,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。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,全力突破影响城镇化提质增效的体制机制障碍,是在新发展阶段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。未来,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着实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,加速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体系,注重完善城镇生态文明新秩序,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方向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DOI:10.14017/j.cnki.2095-5766.2022.0048

论文分类号:F299.21

上一篇: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论文_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如

下一篇:农业经济论文_贵州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现状

Copyright © 2021 《新型炭材料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